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0|回复: 0

从默片到数字立体声的漫漫长路

  [复制链接]
陈云强 发表于 2010-3-23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期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称为默片。为了弥补没有声音的缺憾,需要在放映现场用留声机、人工伴音等为画面配上声音,或用字幕表现对白。最早的留声机、钢琴等音乐伴音形式比较久远,俺这代人都没见过,但用字幕对白却曾在卓别林主演的电影中见过。

上世纪20年代,电影制作解决了声音与画面的同步与声音放大两个问题,“伟大的哑吧”开始说话了,自此电影真正从无声走向了有声。而电影声音的制作,从初期的机械、光学、磁性录音方法的发展、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过渡、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的跨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漫探索路。

电影录音的发展

机械录音时代

一张真实的蜡盘唱片
机械录音将电影推进到了有声时代,但蜡盘上的声音很难转移到电影胶片上,声画始终是分离的。当电影录音技术进入到光学录音阶段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即声画一体的电影拷贝。
1928年,美国迪斯尼上演了《汽船威利》是第一部有完整声音(音乐、效果和对白)的电影。

光学录音原理
光学录音所用的感光胶片是一次性记录材料,一经曝光就不能修改和复用。二十世纪50年代,磁性录音开始用于电影录音。磁性录音所用磁带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目前,磁性录音主要用于影片声音的前期制作,光学录音只在最后制作电影拷贝时才被采用。

磁性录音原理

20世纪80年代,数字录音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崛起,它采用了数字编码方式进行记录并以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加工。相对于其他录音方式,数字录音信号质量没有累加损失,始终具有较高的保真度。1992年,美国华纳公司率先推出了杜比“SR?D”数字立体声影片《蝙蝠侠归来》。

从磁性到数字录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使用的是单声道平面声,然而人们很早就开始尝试把电影的声音制作成立体声。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过“幻想声”,时间虽然不长,但奠定了当今立体声的理论基础。随后又出现了磁性立体声、光学编码立体声等。直至上世纪80—90年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影声音实现多声道立体声提供了基础,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制式的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其中有SR?D、dts、SDDS 3种制式进入影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久久吉他网 ( 粤ICP备2021020269号-1 )

GMT+8, 2024-11-21 17:17 , Processed in 0.0708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